鳳鳴高岡一甲子

- 205 - 岸家嚴與個人最完整之傳記。」雖愧不敢當,但亦可厚顏以當之,本紀念文即以兩書為 本,各選述三點以享讀者。 一、創辦人三事: (一)力起中華文化於風雨飄搖中 民國8 年5 月4 日的「五四運動」,原本是一批受過高等教育,熱心洋溢青年學者 的愛國行為,後來卻因數典忘祖的自我否定,與國際共產主義藉機插手,而成為百年來 最大的遺憾。所衍生出之文化運動因而分成捍衛中國文化之學衡派,與認為西方優於東 方應全盤西化之新文化運動派。前者主要代表人物為梅光迪(發起、籌辦人《學衡》雜 誌的代表人。受白壁德人文主義思想影響,致力於復興儒家學說)、吳宓(長期擔任《學 衡》雜誌主編,亦為白壁德信仰者,以弘揚中國儒家傳統文化為職志)、劉伯明(中國 現代學術的精神宗師,與柳詒徵並為學衡派兩大靈魂人物)、柳詒徵、胡先驌(學衡核 心人物之一,科學家、人文學家)、馬宗霍(人文學者、文字音韻學家、史學家,《學衡》 專欄「國學摭譚」撰稿人)等六位學者,都是學衡派核心人物。後者則以胡適、陳獨秀、 魯迅、錢玄同為代表。張其昀身歷其境,明察是非,於進入南京高等師範學校後,即追 隨前賢成為《學衡》雜誌撰稿人,學生(民國11 年)時期即在該刊發表《劉知畿與張 實齋之史學》,受到師長重視。 當時梁啟超在南高講學,曾批閱張氏論文,註有「荊公(王安石尊號)所官,謝山 所產,前修未遠,勛哉。」其學養之受重視可見一斑。除了《學衡》雜誌,該派成員所 辦刊物尚有《史地學報》與《文史哲學報》,張其昀是前者主要成員,先後為該刊撰文 三十二篇。 民國12 年劉伯明病逝,14 年郭秉文因黨派勢力介入引發風潮而去,都對學衡社造 成重大的負面影響,學衡社及《學衡》雜誌至此式微。民國21 年,《國風》半月刊取代 《學衡》雜誌,成為學衡派的主要刊物,當年張氏就為《國風》寫了十一篇文章,其中 「中國土地人口新統計」,彰顯出我國大西北與東南沿海間的人口不對稱性。該文早於 他的好友胡煥庸於次年在《地理學報》第二期上發表之「中國人口之分布」文章。胡氏 在文中出,由黑龍江之璦琿向西南畫一條到雲南騰衝的線,其東南國土只占全國之百分 之三十六,而區內人口卻占百分之九十六。這就是中國大陸所謂的「胡煥庸」的源頭。 不知兩人可曾有所討論。另外,張氏東北考察部分相關文章亦發表在《國風》。到抗戰 開始後,張其昀等人在遵義國立浙江大學《思想與時代》以為繼。所謂代有賢人出,正 是如此。 中華百科全書載:「民國55 年11 月12 日 國父一百晉一誕辰,先總統 蔣公發 表中山樓中華文化會堂落成紀念文,其中言曰:『余篤信倫理、民主、科學乃三民主義 思想之本質,亦即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之基石。』當時參加此紀念會之全體人士,孫科、 陳立夫、王雲五、孔德成、陳啟天、張其昀等一千五百人隨聯名發起,希望政府定每年 11 月12 日為中華文化復興節。並次年7月28 日,正式成立中華文化復興推動委員會, 恭請蔣中正總統出任會長,督導相關工作。中華文化復興運動即由此開始。」

RkJQdWJsaXNoZXIy ODg3M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