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鳴高岡一甲子

- 204 - 附錄二 祝 中國文化大學甲子大慶 念 創辦人與董事長行誼 劉廣英 壹、引言 中國文化大學華岡出版部,於民國105 年10 月出版《俯仰-中華民國政略家張其 昀》,107 年9年出版《陶然-學者、教育家張鏡湖》,108 年10 月發行《俯仰》第二版。 當年我向鏡湖師力爭出版這兩本書,為的並非只為兩老,而是「歷史不應留白。」 張師鏡湖當著很多人面前都會問起:《俯仰》與《陶然》何謂?筆者乃正襟危坐答 曰:《俯仰》天下皆文章,董事長莞爾。《俯仰》仰以觀天,俯以察地,知自然,明事理, 雖萬端而不亂。我繼續說:「創辦人」都受之無愧。這也是以中華民國政略家為書名之 理由。 再者《俯仰》更有瞬息萬變之意。二老處國家變局中,面對不確定未來,仍堅定為 國為教育,奮鬥一生。曉峯公臨危受命,處萬難而赴之,蔣公以《國之楨幹》稱之道理 致明。 《陶然》,我繼續稟報:「每當老師遭不白之誣陷時,我路見不平,就會問,您都不 氣嗎?」得到的總是面帶笑之回答:「我又沒錯。」 此時我就會想到陶淵明(約365 年—427 年,或名潛)。他在《神釋》末四句是這樣 寫的:「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應進便須盡,無復獨多慮。」 就創辦中國文化大學而言,法文系胡品清教授有一首詩正是建校寫照: 他來到時,華岡是荒煙漫草,嶙峋處處; 他離去時,華岡是學府黌宮,書聲琅琅。 創辦人在病床上將未完成之《中華民國史》稿,交於門生宋晞教授;放下即有成就 奔返臺北的鏡湖師,當即為董事會推選為董事長,一代傳承就此展開。鏡湖師不但起中 國文化大學於將傾,並振衰起蔽建成人人稱羨的華岡校園,放眼國內誰與爭鋒? 品清教授獨喜老夫子晴朗清晨,羽扇綸巾,在百花池漫步之景;這種事不會出現於 鏡湖董事長身上。細品之當知兩人確有不同處。 但當我們看到董事長的西裝與領帶,就知父子質樸無異;處理問題之堅毅更是一樣。 貳、對看兩老 兩老生平與行儀已盡在上述兩書中。鏡湖師曾面譽:「《俯仰》與《陶然》兩書是海峽兩

RkJQdWJsaXNoZXIy ODg3M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