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鳴高岡一甲子

- 177 - 教授繼任,三年之後,由史學系的江樹生教授再繼任。江樹生教授在天理大學共 任教四年,替天理大學完成了日本閩南語辭典的編輯奠基工作。四年任滿後,天 理大學的遺缺由經濟系的吳水猛教授前往接任,繼吳教授之後擔任天理大學的交 換教授者,先後是陳清香、高輝陽、林鋒雄、沈成添等諸位教授,均在學院時期 前往任教。 至於由天理大學應聘華岡者,繼清水榮吉教授之後,有蜂矢宣朗(Hachiya Nobuaki)、村上嘉英(Murakami Yoshihide)、橋本武人(Hashimoto Taketo)、塚 本照和(Tsukamoto Terukazu)、金子圭助(Kaneko Keisuke)、前田清茂(Maeda Kiyoshige)、佐藤浩司(Sato Koji)、下村作次郎(Shimomura Sakujiro)等諸多 教授,他們多半為天理大學中文學科和宗教學科之資深教授。 由於本校張創辦人之遠見,甚早即主張應加強與外國大學等相關教育單位進 行學術性等國際交流活動,故於1969 年2 月8 日即承日本政府頒授一等瑞寶勳 章,以彰顯創辦人於兩國學術外交上之成就。 1966 年,張創辦人以民間力量成立中華學術院,以連繫海內外的學者專家 作更深長的研究與貢獻,兼以充實本校的師資陣容。中華學術院頒贈名譽哲士給 予在國際上有特殊成就及貢獻的人士,相當於國際通稱的名譽博士,獲獎者包含 美國聖若望大學校長凱希爾(Joseph T. Cahill)博士、韓國慶熙大學校長趙永植 (Cho, Young Sik)博士、韓國圓光大學校長朴吉眞(Park, Kil Jin)博士等,間 接使雙方締結姐妹學校,中華學術院的名譽哲士可謂是中國文化大學與國際各大 學結盟的促成者。 1966 年7月18 日,中國文化大學與美國聖若望大學(St. Johns University) 共結金蘭之好,為本校第二所姐妹學校,以交換留學生為主要活動。聖若望大學 創立於1870年,為一所綜合型大學,主校區位於美國紐約州紐約市近郊皇后區, 為美國規模第二大的天主教會學校。 中國文化大學與聖若望大學之締約,使本校國際學術交流的版圖擴展至亞洲 以外的地區,在傳統東方文化教育基礎上,結合西方人文、科技等學術觀點。張 創辦人於1973年4 月提出「創校理想---八大目標」,其第一點「國際性」即為「綜 合東西文化,融會中外精華,博採世界各著名大學之優點,建設一所具有國際地 位之學府。」此外,張創辦人提出「四方面的綜合」,亦即四種特色,以表其心 目中理想的大學,其中第一項特色為「東方與西方的綜合」,他談到:「我們要以 東方文化為基本,去蕪存菁,除弊興利,採取西方文化之所長,針對時代需要, 從事於新文化之創造,為全人類所共享」。上述之八大目標與四種特色,皆將國 際交流列為首要重點,可見張創辦人對本校國際文化交流寄予深厚期許,使本校 邁向國際化之目標愈形踏實與具體化。

RkJQdWJsaXNoZXIy ODg3M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