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鳴高岡一甲子

- 156 - 年,受邀為臺灣「駐歐學人唯一代表」參加陽明山會談。1963 年赴德國,在佛 萊堡大學講授儒道哲學與中國語文,在歐洲期間曾與德國哲學家馬丁‧海德格探 討與翻譯老子《道德經》。1969年赴臺,擔任本校中國文化學院院長,與西洋研 究所教授,在此期間更代表本校赴西歐參加「世界哲學大會」為本校國際學術交 流作出重要貢獻。 (一百三十二)、蕭茲 啟蒙歲月 1902年10月16 日,羅伯•蕭滋(Robert Scholz)出生於奧國的史迪爾(Steyr)。 他從小在母親及哥哥的琴韻薰陶中成長,一心嚮往能夠學習音樂。然隨著第一次 世界大戰爆發,粉碎了蕭滋外出拜師學琴的夢想;中學畢業後,父親更將蕭滋送 到維也納學商,希望他繼承衣缽。然而,蕭滋始終無法忘情於音樂,因此便私下 隨當時知名的鋼琴家渥賀爾(Friedrich Wuhrer)學琴,最後更決定棄商從樂。1921 年 9 月,他以極優越的成績考上薩爾斯堡莫札特音樂院,師事佩狄瑞克(Felix Petyrek),只是天不從人願,種種因素讓蕭滋只跟隨老師上了十次課,此後便開 始了自我修習、苦學成長的過程;自此之後,蕭滋亦未曾再師事過任何老師。儘 管沒有師長的幫助,十個月後,靠著自修練習,蕭滋仍以優異的成績通過畢業考, 順利拿到鋼琴、理論作曲及教師三個文憑,並正式展開其音樂事業,與兄長到歐 洲各地巡迴演奏。1927 年-1930年,兄弟倆根據莫札特手稿,原版編校並出版了 第一本權威性的莫札特鋼琴曲版本,開啟原典版樂譜出版先河。之後他陸續完成 多首作品,並持續與世界知名的指揮家如:華爾特(Bruno Walter)等合作演出。1937 年,他受邀於薩爾斯堡主教大廳重新啟用莫札特自用鋼琴演奏會演出,這是極高 的榮譽,他也是該音樂會唯一的鋼琴演奏家。 美國興學 1938 年,二次世界大戰爆發,蕭滋逃往美國,受聘於曼尼斯音樂院,之後 並與朋友創辦亨利街音樂學校(Henry Settlement Music School),教導貧窮卻有音 樂天份的學生。此外,他籌組了「莫札特室內管絃樂團」(The Mozart Chamber Orchestra),希望將維也納的音樂風格帶至美國,也想嘗試發揮自學以及與指揮 家華爾特合作多年的指揮經驗。在忙碌的授課、指揮生活中,蕭滋仍不忘創作, 於1951 年完成《E 大調交響曲》。1953 年,他召集以往訓練的優秀學生,成立 了職業性的「美國室內管絃樂團」(American Chamber Orchestra),多次演出均獲 佳評。由於樂團需要,加上對音樂的熱愛,蕭滋把大部分積蓄都投入購買管絃樂 譜,不但寶貝收藏,更仔細研讀,詳盡地加上樂句、弓法、呼吸、表情等詮釋記 錄,抄寫樂譜與詮釋總譜成為他生活中的重要習慣,也是他最熱愛的事情。他逝

RkJQdWJsaXNoZXIy ODg3MDU=